智慧普法平台
欢迎您进入智慧普法平台!
首页 > 法治文化 > 法史故事
宋代官员犯罪编管刑适用考究
人民法院报 2021-11-04

  □ 桑志祥 马 丹

  宋代在因袭封建制五刑(笞、杖、徒、流、死)的同时,又创制了独立于五刑之外的编管刑。所谓“编管刑”,是指将受谪、流放的罪犯加以组织、安置,并编入受谪地或流放地户籍管理,由该地方官吏进行约束监管的一种刑罚。该刑种堪称宋太祖赵匡胤“自立一王之法”([宋]张方平:《乐全集·卷二十四·请减刺配刑名》),甚至有专门针对罪犯妻子和儿女的编管刑立法,《宋史·卷一九九·刑法一》载:“哲宗绍圣后,有犯即坐,不计人数。复立妻孥编管法。”南宋《庆元条法事类》专设《编配流役》法例用于规范编管刑的适用。

  适用对象

  宋代立国之初,因承五代纷乱局面,太祖赵匡胤在位初期用重典治吏,尤其重惩赃吏。《宋史·卷三·本纪》:“建隆以来,释藩镇兵权,绳赃吏重法,以塞浊乱之源”,如,“商河令李瑶坐赃杖杀,光祿少卿郭玘、仓部员外郎陈郾坐赃弃市”等,“自是赃墨之吏间有寘极刑者”([宋]陈均:《九朝编年备要·卷一》)。“杯酒释兵权”后,赵匡胤意识到“宰相须用读书人”([宋]李焘:《续资治通鉴长编·卷七》),逐渐形成了“崇文抑武”的国策,在文官士大夫犯死罪时予以矜贷,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赵匡胤确立的“勒石三戒”。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《宋论》中记载:“太祖勒石,锁置殿中,使嗣君即位,入而跪读。其戒有三:一、保全柴氏子孙;二、不杀士大夫;三、不加农田之赋……自太祖勒不杀士大夫之誓以诏子孙,终宋之世,文臣无欧刀之辟。”自此,文官犯罪当诛多以编管刑处之。

  因赃获罪。仁宗天圣八年十一月,监翰林司阁门副使郭承祐监主自盗金银杂物计赃一百四十一匹,依法当处极刑,仁宗特贷命,免决刺,除名,配岳州衙前编管(《宋会要·刑法六之十二》)。仁宗景祐四年,真定府路总管夏守恩,“恃宠骄恣不法。其子元吉通赂遗,市物多不予直。定州通判李参发其赃,命侍御史赵及与大名府通判李钺鞫问得实,法当死,帝命贷之,除名连州编管”(《宋史·卷二百九十·列传》)。又如,高宗绍兴二年闰四月,左朝奉郎孙觌坐前知临安府赃污,贷死除名,象州羁管(《宋史·卷二十七·本纪》)。

  得罪权臣。宋哲宗亲政后,元祐八年章惇被启用为相,独揽大权,声名显赫,“浩(指邹浩——作者注)所言每触惇忌,仍上章露劾,数其不忠侵上之罪,未报……惇诋其狂妄,乃削官,羁管新州”(《宋史·卷三百四十五·列传》)。蔡京守蜀时,黄庭坚在幕府与其相好,“及京还朝,欲引以为己用,先令乡人谕意,庭坚不肯往。京大恨;后遂列诸党籍。又坐尝谈瑶华非辜事,编管虢州,再徙鼎州、象州”。崇宁初,陈次升“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,降集贤殿修撰,继又落修撰,除名徙建昌,编管循州,皆以论京(指蔡京——作者注)、卞(指蔡卞——作者注)故”(《宋史·卷三百四十六·列传》)。徽宗宣和四年九月戊午,朝散郎宋昭上书谏北伐,王黼大恶之,诏除名勒停、广南编管(《宋史·卷二十二·本纪》)。

  出入人罪。《宋刑统·断狱律》规定,“诸官司入人罪者,若入全罪,以全罪论。从轻入重,以所剩论……其出罪者,各如之”。所谓“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:‘故出入人罪而已’”([宋]王禹偁《小畜集·卷十五·用刑论》)。宋代对司法官员在断案中出入人罪问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,但囿于“不杀士大夫”的祖训,宋朝历代皇帝对犯此类罪的命官多以编管处置,如宋神宗熙宁二年敕令规定 “今后官员失入死罪,一人追官勒停,二人除名,三人除名编管,胥吏一人千里外编管,二人远恶州军,三人刺配千里外牢城”([宋]吴曾:《能改斋漫录·卷十三·赦官吏失入死罪》)。南宋《庆元条法事类·卷七十三·刑狱门三》规定得更为明确,“诸官司失入人罪一名,为首者当职官勒停,吏人千里编管,第二从当职官冲替事理重,吏人五百里编管,第三从当职官冲替事理稍重,吏人邻人编管,第四从当职官差替、吏人勒停,二人各递加一等,谓如第四从依第三之类为首者当职官追一官勒停,吏人二千里编管”。

  其他原因。高宗五年戊子,知衡州裴廪坐调夫筑城冻死二千余人,除名、岭南高州编管(《宋史·卷二十八·本纪》),即裴廪因失职被编管;孝宗六年,广西妖贼李接破郁林州,守臣李端卿弃城遁,遂围化州,命经略司讨捕之。端卿除名勒停,梅州编管(《宋史·卷三十五·本纪》),李端卿弃城出逃违反了军法而获编管。此外,也有因违背上司命令而受编管的,如,高宗三年六月甲申朔,统制巨师古坐违韩世忠节制,除名、广州编管(《宋史·卷二十七·本纪》)。

  执行方式

  《庆元条法事类·编配流役》对编管刑的执行有详细的规定,简要介绍如下:

  押送流程。《宋史·卷二百一·刑法志》载,“编管之人,亦迭送他所,量立役作时限,无得髡钳”,由于受编管罪犯需要异地服刑,所以通常需要由官府派人押送解往管制之地。押送过程中也有一些严格的规定,如执行前要奏裁定批准,“诸犯罪应编管者,将校奏裁”;将罪犯基本信息记载于公文中便于交替、查验,“诸配流、编管、羁管者断讫,节录所犯及以随行家属财物数、住家之所具载于牒付部送人,仍给行程历,经由县镇批书月日……应替者,检视交受。入别路界者,所至州县即时申提点刑狱司检察,至所隶州受讫回报元断官司”;严格执行交替,否则押解人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,“诸部送罪人应逐州差人交替而不差人,致越过者,知通各徒一年,兵职加一等……部送人不陈乞交替而自越过者,杖一百”;规范押送人员的行为举止,保障罪犯权利,“诸部送罪人或令负担物色及行不由正驿路者,各杖一百,从令乞取财物者加一等”,“非理陵虐者,杖一百,邻州编管”。

  编入户籍。服刑地官府要将罪犯编入户籍进行管理,“诸编配人,备录年甲、犯状、以前过犯,若住家犯事之所及所引条制、断遣刑名,实封递报所隶州,置薄录元牒,仍付法司详看,有不当者,受讫具奏,若无不当,即连元牒申提点刑狱司,送检法官详覆”。

  限制行动。罪犯必须在指定的场所居住、生活,严禁出城等,“诸责降安置及编配、羁管人,所在州常切检察,无令出城及致走失,仍每季具姓名申尚书省”。要定期报到,“诸编管、羁管人,月赴长吏厅呈验”。对于编管人出逃的,要施以相应刑罚,“诸编管、移乡人逃亡,第一度杖六十,每度增加一等,第五度不刺面配编管、移乡处本城,首身者,各减三等。即未至而逃亡者,免罪,加五百里,首身或已加地里而再逃亡者,并依已第一度首获法”。同时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罪犯逃亡,地方官吏亦要受到惩处,“诸监管寒月,权留功役人而不觉逃亡者,杖六十,故从者准部送已决编配人法坐之”。

  法律后果

  除名勒停。南宋文人赵升在《朝野类要》中记载:“编管以上,则必除名勒停, 谓无官也,故曰追毁出身以来文字。”《宋刑统·名例律》规定,“诸除名者,官爵悉除,课役从本色”。《庆元条法事类》亦规定,“诸除名者,出身补授以来文书皆毁。除名者,课役从本色,即有门荫者从门荫例课役,无门荫者同庶人”。也就是说,对科处编管刑的官员要勒令停职,并褫夺官爵,使其成为平民。但宋刑统同时还规定“诸除名者……六年之后听叙,依出身法”,即被免除官职的罪犯在六年之后可以根据出身法令重新叙用。

  编管听离。对被科以编管刑的罪犯,其妻子可以申请离婚。南宋判词之集大成者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记载了一则“已成婚而夫离乡编管者听离”的判例。在“卓一之女五姐与林莘仲离婚”一案中,司法官员认为,“在法:已成婚而移乡编管,其妻愿离者听;夫出外三年不归,亦听改嫁。今卓一之女五姐元嫁林莘仲,续后林莘仲因事编管,而六年并不通问,揆之于法,自合离婚”。李清照为了与二婚丈夫张汝舟离婚,状告其夫骗官,“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,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,诏除名,柳州编管”([宋]李心传: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·卷五十八》),最终李清照实现了与张汝舟离婚的目的。

  (作者单位:江西省玉山县人民法院)

(责任编辑:牛文君)
 
智慧普法平台